Table of Contents

第一次懷孕的疫苗接種:孕期需注意的4種重要疫苗

孕婦在懷孕期間不僅需要關注胎兒的營養攝取,還應了解關於孕婦疫苗接種的重要資訊以及可能出現的副作用。在整整九個月十天的孕期中,孕婦的身體免疫力較弱,更容易受到細菌與病毒的侵襲。因此,第一次懷孕的孕婦接種疫苗,能幫助身體獲得額外的抗體。

按時、完整地接種疫苗也是預防孕期風險的重要方式。以下由 Wilimedia 提供的分享與指導,將幫助媽媽們更清楚掌握此議題。


1. 懷孕期間感冒有多危險?

在懷孕期間,尤其是前三個月,孕婦的免疫系統會變得較為虛弱,使致病細菌更容易侵入並引發如流鼻水、打噴嚏與咳嗽等症狀。此外,許多懷孕初期的媽媽還會受到孕吐困擾,導致疲倦與體力下降,進一步讓感染更易發生。

當這些病原體進入身體並引起如打噴嚏、流鼻水與咳嗽等症狀時,雖然主要表現為不適與疲憊,但若伴隨高燒、腹痛、嘔吐與全身痠痛等其他症狀,很可能是已感染了季節性流感。

若未及時治療,流感可能發展為高燒、細菌感染或病毒中毒,進而影響胎兒發育,甚至導致流產或死胎。

此外,流感病毒還可能引發先天性畸形,如唇顎裂與唐氏症候群。這些畸形會影響嬰兒的外貌以及日後的智力與運動發展。

在此情況下,孕婦應尋求專科醫師的診療,以獲得安全有效的治療方式。切勿自行服用一般感冒藥物,因為這些藥物可能引發不可預期的副作用。

孕婦可透過以下方式減輕流感症狀,而無需使用藥物:

  • 使用生理食鹽水清洗鼻腔。

  • 食用大蒜或使用大蒜汁滴鼻,有助於舒緩鼻腔。

  • 攝取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來增強免疫力,如番石榴、葡萄柚、橙子、奇異果與柑橘類水果。

第一次懷孕的疫苗接種:孕期需注意的4種重要疫苗

第一次懷孕的疫苗接種:孕期需注意的4種重要疫苗

2. 第一次懷孕接種疫苗有什麼作用?

為了擁有一段健康、安全的孕期,第一次懷孕的女性需要完整接種疫苗。這不僅能確保媽媽的健康,同時也能保護胎兒免於先天畸形、智能與運動發展遲緩,或是來自母體的遺傳性疾病風險。

此外,在第一次懷孕期間接種疫苗,還能降低因母體傳染性疾病(如麻疹、德國麻疹、腦膜炎、肺結核、肺炎等)導致的早產或流產風險。此外,這也是保護嬰兒出生後頭幾個月唯一有效的方法。

第一次懷孕的疫苗接種:孕期需注意的4種重要疫苗

第一次懷孕的疫苗接種:孕期需注意的4種重要疫苗

3. 懷孕前與懷孕期間應接種的疫苗:

  • 3合1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大多數人兒時就已接種此疫苗。若孕婦小時候未接種過此疫苗,應於懷孕前1至3個月接種,因為德國麻疹對胎兒具有高度風險,可能造成腦性麻痺、心臟畸形、耳聾、白內障等嚴重併發症。

  • 白喉、百日咳與破傷風疫苗(Tdap):白喉、百日咳與破傷風為三種傳染性疾病,是導致一歲以下嬰兒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兒在出生後的第一年容易感染百日咳,並可能產生嚴重併發症。此疫苗的第一劑應於懷孕第27週施打,並需於預產期前至少一個月完成全劑量接種。

  • 水痘疫苗:此疫苗需於懷孕前至少一個月接種。水痘為兒童常見疾病之一,但若孕婦感染,可能導致胎兒畸形及其他危險併發症,如顱骨畸形、腦性麻痺、白內障等。

  • B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是一種具傳染性的肝臟疾病,能夠由母親傳染給胎兒。目前,疫苗接種是保護胎兒免受嚴重併發症的最佳方法。第一次懷孕的媽媽也應考慮接種流感疫苗、子宮頸癌疫苗、腦膜炎疫苗,以及人類乳突病毒(HPV)相關疫苗。

  • A型肝炎疫苗:雖然不會導致慢性肝炎,但在急性期具有較高的死亡率。儘管此病對胎兒影響較小,但為了母體健康,孕婦應於懷孕前接種此疫苗。

第一次懷孕的疫苗接種:孕期需注意的4種重要疫苗

第一次懷孕的疫苗接種:孕期需注意的4種重要疫苗

4. 第一次懷孕的疫苗接種時程表:

懷孕前:

  • 3合1疫苗(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建議於懷孕前1至3個月內接種。

  • B型肝炎疫苗:此疫苗可於懷孕前或懷孕期間接種。然而,為了做好健康準備,建議於懷孕前完成接種。

  • 流感疫苗:可在懷孕前或懷孕期間接種,但最佳接種時間為懷孕前,並應每年補打一次。

  • 白喉、百日咳與破傷風疫苗(Tdap):只需接種一劑,接種後不需避孕。

懷孕期間:

  • 在第一次懷孕期間,孕婦需接種兩劑破傷風疫苗

    • 第一劑可於懷孕第2週起接種。

    • 第二劑需於第一劑後隔一個月接種,並應至少於預產期前一個月完成。

  • 若孕婦在第一次懷孕時已完成兩劑破傷風疫苗接種,則於下次懷孕時應再補接種一劑。


5. 第一次懷孕接種疫苗時的注意事項:

孕婦需注意,接種疫苗後可能會出現發燒及注射部位腫脹疼痛的情況。接種流感疫苗後的1至2天內,可能會有類似感冒的症狀,例如打噴嚏與流鼻水。由於這些是正常的反應,媽媽們不必過於擔心。幾天後,發燒、身體疲倦及上臂肌肉酸痛等症狀會逐漸減輕。此外,如果只是類似感冒的症狀,通常無需服藥。

孕婦可以參考以下方法來退燒:

  • 使用溫熱毛巾擦拭身體,或用溫毛巾濕敷,特別是在背部、腋下與腹股溝等處。

  • 多攝取富含維生素的水果與蔬菜。

  • 未經醫師許可,切勿自行服用任何藥物。

  • 若有持續發燒三至四天以上、高燒不退、極度疲倦或嗜睡等情況,孕婦應立即前往醫院就診。

  • 接種疫苗前,孕婦應與照護醫師詳細討論每一種疫苗的接種情況。

  • 若孕婦有急性感染性發燒、正接受免疫抑制劑或類固醇(Corticoid)等藥物治療,也應在接種前詢問醫師意見。此外,如孕婦對某些藥物有過敏史或特殊體質,應主動告知施打疫苗的醫護人員。

  • 在接種疫苗後的24至48小時內,孕婦應密切觀察自身及胎兒的健康狀況。

  • 孕婦也應留意,針對須於懷孕前接種的疫苗,在規定的避孕期間內應採取安全避孕措施。如有懷孕計畫提前發生,應主動諮詢醫師。

若孕婦為第一次懷孕,且近五年內未接種過破傷風疫苗,則需施打兩劑。第一劑應於懷孕中期(第二孕期)施打,第二劑應至少間隔一個月,並需於分娩前完成破傷風疫苗接種計畫。

若女性懷孕時尚未接種流感疫苗、破傷風疫苗、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合一疫苗或B型肝炎疫苗,仍可於孕期接種,以降低懷孕期間罹患相關疾病的風險。


6. 第二次懷孕的疫苗接種時程表

第二次懷孕還需要接種疫苗嗎?

這是非常有必要的!懷孕的媽媽應完整接種針對流感、水痘、B型肝炎、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MMR)、破傷風等疫苗,以預防在孕期中對胎兒健康可能產生影響的疾病。

然而,孕婦在第二次懷孕時並不需要重新接種所有疫苗,因為有些疫苗(如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與水痘)能提供長效免疫力。

相反地,流感疫苗則需要每年接種一次,無論是否懷孕,尤其是懷孕的媽媽更應每年施打,以獲得最新流感病毒株的保護抗體。

第二胎應在幾個月接種疫苗?哪些疫苗需要接種?

若準媽媽尚未接種過流感疫苗,可在孕期內接種疫苗,最理想的時機是孕中期(第2孕期),以便媽媽和胎兒一同獲得保護性抗體。

目前適用於孕婦的疫苗,如流感、破傷風、百日咳-白喉-破傷風(Tdap)等,均為不活化疫苗,亦即疫苗中含有的是已被殺死的病原體。

因此,這些疫苗無法引起疾病,也不會對孕婦與胎兒造成傷害。

第二次懷孕的破傷風疫苗接種建議:

若孕婦在第一次懷孕時已完整接種兩劑破傷風疫苗,或先前已完成基本三劑接種,則在第二次懷孕期間(建議在第二孕期)只需追加一劑含破傷風成分的疫苗。

推薦施打的三合一疫苗(Tdap)包含破傷風、百日咳與白喉,不僅可預防破傷風,還能同時防範兩種高度傳染的疾病:百日咳與白喉,提供母嬰雙重保護。

第一次懷孕的疫苗接種:孕期需注意的4種重要疫苗

第一次懷孕的疫苗接種:孕期需注意的4種重要疫苗

7. 產後仍建議施打疫苗

您的產科醫生可能會建議您在出生後立即接種某些疫苗。分娩後接種疫苗的母親可能會預防這種疾病,並可能透過母乳將一些抗體傳遞給嬰兒。如果母親在懷孕前或懷孕期間沒有接種疫苗,那麼產後接種疫苗就顯得格外重要。

  • 孕婦接種地點:預防醫學中心、婦產科醫院或綜合醫院。在大城市,孕婦應到城市預防醫學中心或衛生部批准的大型醫院就診。這些醫院信譽良好,能夠保證安全和品質。

準確記錄母親的免疫狀況非常重要。與您的孕前和產前護理提供者分享這些資訊將有助於他們決定您在懷孕期間需要接種哪些疫苗以及何時接種。


8. 哺乳期間接種疫苗是否安全?

即便妳正在哺乳,絕大多數疫苗對媽媽與嬰兒來說仍是完全安全的。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哺乳媽媽一般可安心接種疫苗。

然而,針對黃熱病疫苗則有特別建議:除非出現特殊狀況(如必須前往疫區旅遊),否則不建議正在哺乳的媽媽接種該疫苗。

因此,若妳正打算接種任何疫苗,或有國際旅行計畫,務必先與妳的醫師討論,以獲得最合適的建議。


結語

為了預防可能影響媽媽與胎兒健康的危險疾病,準時完整接種疫苗是保護母嬰健康的關鍵措施。無論是在懷孕前、懷孕中或產後,媽媽都應積極完成接種計劃,以守護自己與寶寶的未來。


網址:
https://wilimedia.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