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分娩是一種分娩方式,孕婦在溫水池中經歷產程與生產。這種方法被認為能減輕疼痛,讓孕婦感到更放鬆與舒適。近年來,水中分娩越來越受歡迎,許多孕媽咪選擇這種自然、較少醫療介入的方式迎接寶寶的到來。

孕婦水中分娩:10項好處
1. 水中分娩的好處
水的浮力能幫助產婦在陣痛過程中更輕鬆地移動,並在分娩過程中自由變換姿勢以增加舒適感。
當孕婦泡在水池中時,腹部的壓力會減輕。水的能量使子宮收縮更加有效,並促進血液循環。這被認為有助於減輕孕婦的疼痛,同時讓胎兒獲得更多氧氣。
人們相信漂浮在水中能促進孕婦體內釋放更多荷爾蒙,進而加速陣痛的進展。
水提供了一個環境,使孕婦感覺更有掌控感,並能順應身體本能進行分娩。
在水池中分娩是一種簡單又有效的減痛方式,不需要使用強效藥物。減少止痛藥的使用,能讓孕婦與寶寶在出生後的感受更「真實」,並提升產後的反應能力。
瑞士的一項研究發現,選擇水中分娩的孕婦使用止痛藥的比例最低。
此外,這項研究還發現水中分娩的產婦其會陰切開率最低,並且第3級與第4級的自然撕裂率也最低。會陰切開是針對陰道周圍進行的一種醫療程序。理論上,溫水能幫助骨盆肌肉放鬆,使陰道、外陰及會陰軟化,從而減少對這些組織的傷害。
這種分娩方式被證實能增強自然分娩的生理能力,幫助順產而無需醫療器械。
部分孕婦在水中分娩時會出現血壓下降的現象,可能原因是浸泡在水中有助於降低焦慮與提升放鬆感。這種效果在昏暗的環境下尤為明顯。
因空氣中充滿水氣,呼吸變得更順暢,對於患有氣喘的產婦尤其有益,只要確保產婦擁有私人空間並獲得良好保護。
2. 水中分娩需要準備什麼
孕婦將會浸泡在水中,水溫約為攝氏32至37度,與人體的基礎體溫相符。孕媽咪可以透過浸泡在水中來減輕疼痛,尤其是腰部的疼痛。孕婦可以在水中活動,但必須格外小心,以確保寶寶在出生時的第一個呼吸不會吸入水分。
水池的深度必須足夠,能讓孕婦的整個腹部完全浸沒在水中。同時,水質必須乾淨到可飲用的程度!水池在每次分娩之間需要經過技術性清潔與消毒,但水本身不需要經過殺菌處理。不建議在水中添加鹽或精油。
請記住,如果孕婦太早進入水池,可能會因體內催產素(oxytocin)濃度下降而過度放鬆,導致產程延長。離開水池走動一下,有助於減少因分娩時間拉長所帶來的影響。

孕婦水中分娩:10項好處
3. 水中分娩的風險
這種方式可能會延長產程,導致分娩進展變慢,甚至可能讓孕婦陷入「卡住」的狀態。
抽筋的情況可能發生,尤其是當水池太小時更容易出現。
如果孕婦發生併發症並開始出血,醫師將難以準確判斷出血量,這可能會導致危險。
對於在水中出生的寶寶而言,可能會出現呼吸道問題、臍帶斷裂、出血及感染等情況。
4. 水中分娩與傳統分娩的比較
4.1. 傳統分娩方式
當醫師判斷子宮頸已經擴張到足夠程度時,孕婦將會被送上產床。助產士與準備迎接寶寶的醫師將是產房中僅有的人員,以確保產房的無菌狀態以及產婦分娩過程的安全。
這種方式要求孕婦躺在離地約一公尺高的專用產床上,雙腿打開,並透過用力屏氣的方式將寶寶分娩出來。
4.2. 兩種分娩方式的差異
這顯示水中分娩與傳統分娩的唯一区別,在於開始用力將寶寶生出來的那個階段。其餘包括呼吸方式、分娩過程、衛生處理與產後照護,皆與傳統自然分娩方式完全相同。
水中分娩的目的是為了提供孕婦一個自然、舒適的環境,幫助減輕壓力與疼痛,使她們能夠更順利地度過分娩過程中最艱難的階段。

在越南,目前不允許實施水中分娩。其優點與風險仍未有具體的研究與科學證實。因此,傳統分娩方式仍比新型的水中分娩方式更為普遍與被廣泛採用。
在東南亞國家中,僅有泰國實施此方法,但費用昂貴,並非所有人都能負擔與實行。
醫師表示,並非每位孕婦都適合使用水中分娩,選擇使用此方法有嚴格的篩選條件。
如果孕婦患有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胎兒異常、雙胞胎妊娠、胎兒患有傳染病或感染、胎位不正,或孕婦本身患有陰道相關疾病,則不建議採用水中分娩的方式。
是否能夠實行水中分娩,應根據實際情況與孕婦在分娩期間的健康狀況,由具有專業資格的醫師或醫療人員作出評估與建議,以避免對母嬰造成感染風險。
5. 水中分娩時需要注意的事項
如果孕婦決定採取水中分娩的方式,有幾項事項需要特別注意,以確保分娩過程中的安全與舒適。
首先,請確保您選擇的醫療機構具有良好聲譽,並具備執行水中分娩經驗的專業團隊。
其次,請確認分娩所使用的水池已經徹底清潔,並且水溫始終維持在適當的範圍內。
最後,請隨時傾聽自己的身體反應,若有任何不適,請毫不猶豫地向醫療團隊尋求協助與支持。

孕婦水中分娩:10項好處
結論:
水中分娩是一種自然的分娩方式,對孕婦帶來諸多好處,特別是在減輕疼痛與提供舒適感方面。然而,此方法也伴隨一些潛在風險,並且僅適合在專業醫療團隊的監督下進行。
是否選擇水中分娩,應在深思熟慮之後做出決定,並諮詢醫療專家的建議,以確保母嬰雙方的安全。